天壇員工春節兼職當"皇帝"
扮演者為天壇公園綠化隊員工仲繼先,連續六年參演祭天大禮。
扮演者為天壇公園綠化隊員工仲繼先,連續六年參演祭天大禮。
“羊作”中最有名氣的無疑是現藏于國家博物館的四羊方尊。
她們或精明干練,或前衛時尚。衣香鬢影中,自有其柔軟的力量。
買年貨花了多少大洋?過年最怕啥?今年包了多少紅包?
“番茄大戰”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在每年8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三舉行,至今已演變成西班牙最吸引國內外旅游者的傳統節日之一。
灑紅節,也叫“胡里節”、“色彩節”,是印度傳統節日,也是印度傳統新年。在印度,尼泊爾,蘇里南,圭亞那,特立尼達,英國,毛里求斯和斐濟等地都是重要節日。最權威的說法是,灑紅節源于印度的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慶祝時間的長短不一,在節日期間,人們互相用拋灑花朵制成的紅粉,投擲水球。
捉弄人和盡情歡樂是灑紅節的精神所在,通常較低種姓的人將粉和顏料灑向高種姓的人,暫時忘記階級的差異。夜晚,人們把用草和紙扎的霍利卡像拋入火堆中燒毀。印度人在灑紅節期間還要喝一種乳白色飲料,據說可保來年平安健康。在尼泊爾,慶典的開始是豎竹竿儀式。節日為期一周,人們互相拋灑紅粉,投擲水球。第八天時,人們將竹竿燒掉,節日結束。
灑紅節象征著冬天結束,萬物復蘇的春天已經到來,同時也象征著正義對邪惡的勝利。參加慶典活動的人們追逐打鬧,開玩笑的向彼此身上潑灑五顏六色的顏料和粉末。同時,灑紅節的活動還包括點篝火“焚燒胡里”等等。
印度地域廣闊,各地慶祝胡里節的做法也不盡相同。在北方邦馬圖拉,除灑彩粉之外,婦女還要手持木棒追打男子,男子不能還手;在拉賈斯坦邦,人們則將浸水的衣服擰成一股繩,用來打人。在印度教圣地瓦臘納西,人們互相灑水,然后成群結隊上街游行,放肆的大聲罵人;在廣大農村地區,胡里節則更為熱鬧,有時慶祝時間長達一個多月之久;在比哈爾邦等地,民眾還會唱歌頌春天、彼此甩泥巴、投牛糞。
現在,灑紅節節已演變成人們消除誤解和怨恨,捐棄前嫌,重歸于好的節日。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