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腐風暴掃向文藝界
一些文化人濫用名氣以結交權錢,充當掮客從中謀利。
一些文化人濫用名氣以結交權錢,充當掮客從中謀利。
卷入案件15個月,陸勇仍堅信自己無罪,會繼續幫助病友。
這些年,網上關于張靈甫的炒作和爭議從未停止。
邀您記錄春節回家路上的所見所聞,訴說無法回家過年的鄉愁。
“欣欣”,雌性,生于2005年8月,曾與“大寶”處于同一圈舍,2014年12月24日作為疑似犬瘟熱個體進行隔離,今年1月10日發病,23日死亡。根據農業部2008年公布的動物疫病名錄,犬瘟熱屬三類動物疫病,主要感染犬科及貓科動物,主要通過空氣、接觸、病患的分泌物、排泄物等傳播,也可通過食物傳染,死亡率高達90%。
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對健康大熊貓實行“一人一獸一舍”的隔離措施進行防疫
秦嶺4只大熊貓為何接連死亡?
犬瘟熱潛伏期長死亡率高 病毒出現變異 大熊貓專用疫苗仍空缺
記者從陜西省林業廳了解到,陜西秦嶺患犬瘟熱病的大熊貓“鳳鳳”在經過35天搶救治療后,最終因臟器衰竭呼吸困難于2月4日死亡。截至目前,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中心共有4只大熊貓因患犬瘟熱先后死亡。大熊貓感染犬瘟熱治愈率低,已經成為了動物醫學界全力攻克的難題。
4只大熊貓先后死亡
“城城”,雌性,生于2006年,是首個發病并確診為犬瘟熱的大熊貓,2014年12月9日死亡!按髮殹,雌性,生于2006年,2014年12月24日下午發病強烈抽搐,12天后經全力救治無效,今年1月4日因肺水腫及心力衰竭死亡。
“欣欣”,雌性,生于2005年8月,曾與“大寶”處于同一圈舍,2014年12月24日作為疑似犬瘟熱個體進行隔離,今年1月10日發病,23日死亡!傍P鳳”,雌性,生于2009年8月,2014年12月26日確診為犬瘟熱病,當日隔離,今年2月4日死亡。
此外,原確診患病的1只大熊貓和疑似患病的3只大熊貓經全力救治后,血液檢測結果已轉為陰性。目前,該中心沒有新的大熊貓感染病例。
犬瘟熱病毒潛伏期長 晚期治愈率低
陜西秦嶺是中國大熊貓的重要分布區,據2000年啟動的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只,陜西秦嶺有273只。其與四川的大熊貓是目前國內認可的兩種熊貓亞種,相比四川熊貓頭長近似熊,秦嶺熊貓頭圓更像貓。
截至2014年9月,該中心已人工繁育大熊貓11胎17仔,大熊貓圈養種群達25只,成為全球第三大人工繁育種群。但是究竟大熊貓是如何傳染犬瘟熱的卻還沒有定論。
根據農業部2008年公布的動物疫病名錄,犬瘟熱屬三類動物疫病,主要感染犬科及貓科動物,主要通過空氣、接觸、病患的分泌物、排泄物等傳播,也可通過食物傳染,死亡率高達90%。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副教授金藝鵬說,犬瘟熱在我國家犬身上幾乎每年都會爆發,但大熊貓發生犬瘟熱病并不多見;大熊貓感染該病菌與其他動物病癥不同,初期很難被察覺,一旦發現不適,就已到中晚期,治愈難度很大。
“2014年是我國犬瘟流行的大年,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現在很難說,具體的原因是什么!苯鹚圌i說,由于犬瘟熱可以直接在動物間傳播,因此此次事件原因還不能下結論,無論家養動物,還是流浪動物、野生動物都有可能是罪魁禍首。
強毒株病毒或變異 疫苗防治仍空缺
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的熊貓圈舍占地50多畝,原有25只大熊貓分別散養于圈舍中。大熊貓發生犬瘟熱疫病后,該中心對園區實行了高強度的消毒措施,對患病的大熊貓進行隔離治療,對其他大熊貓采取疏散隔離,按照“一人一獸一舍”的原則,單獨飼養,全天候監測。
疏散隔離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疫情再次擴散,卻沒有挽救4只大熊貓的生命。金藝鵬說,上世紀90年代,曾在重慶出現過一次大熊貓犬瘟熱疫病,但很快得到控制,或許經過這么多年,病毒本身出現了變異,初步確定引發這次疾病的犬瘟熱病毒屬于強毒株,也是首次出現在大熊貓身上,以前的病毒基本屬于中弱毒力毒株。
大熊貓研究專家、成都市動物園副園長余建秋表示,以前采取過很多措施應對犬瘟熱,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通過注射疫苗來提升大熊貓對傳染病的防御力,二是從傳染途徑上減少人與野生動物的接觸,加強隔離等,但這些效果都不太明顯。
金藝鵬說,早期的疫苗注射和防控是對付犬瘟熱病的關鍵,我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有科研人員針對犬瘟熱病進行疫苗研發,對犬類的保護可以達到90%以上,但是針對大熊貓的專用疫苗目前只能依靠進口。文/新華社記者 李華
攝影/新華社記者 劉瀟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毛德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