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濟南日報
鄒建明
手機查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笆濉币詠,濟南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創濟南已初具規模。創新大潮下,濟南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激流勇進。
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已成為打造科創濟南的強力引擎。(濟南日報 呂傳泉 攝)
創新引領
科創綜合水平全省第一
高新技術企業是創新舞臺上的主角。今年,在市場受到疫情影響的狀況下,邦德激光卻實現了逆勢上揚,國內市場保持了30%以上的業績增長,其自主研發的大功率激光切割設備廣受追捧,“這就是技術創新的魅力!卑畹录す鈭绦锌偨浝硗豸斦f。
市場認可的背后,是企業在科研投入上的大手筆。目前,邦德激光研發費用每年超過6000萬元。日前該公司研發領域再傳捷報,世界領先的4萬瓦激光切割設備正式面世,這套能夠突破20厘米不銹鋼的切割設備,在速度上大概可以提升30%-50%。該公司計劃到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200億元,市值超過200億元,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達到50%。
在“政策扶持+創新支持+優化落地”的大環境下,濟南主要科創指標持續保持全省領先。截至9月底,濟南市技術合同成交額243.5億元,居全省第一;新備案省級院士工作站16家,總量47家,總量居全省第一;新增省重點實驗室3家,總數達93家,總量居全省第一;濟南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2.93%,居全省第一。上半年,濟南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繼續保持全省第一。
謀劃全局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持續發力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是中科院在濟南設立的第一個實體研發機構,項目落地后,在我國醫療器械領域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卡脖子”技術難題。功能擴展型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的出現,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
這臺顯微鏡的強大之處在于超高的分辨率。借助它,可以將細胞核、線粒體、肌動蛋白、藥物等物質同時成像,研究人員觀察到的是一個三維立體結構,在這個“火眼金睛”的幫助下,這些微小的物體更加清晰直觀起來。
山東創新院常務副院長姜琛昱說,創新院在光學顯微和電子顯微方面形成了兩個“拳頭產品”,未來的產值預計在百億元左右。
在加快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進程中,“中科系”院所濃墨重彩。
10月29日,山東省、濟南市與中國科學院共同簽署了《中國科學院山東省人民政府濟南市人民政府共建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合作協議》。作為原始創新的策源地,14家“中科系”院所的到來讓中科院濟南科創城聚集起引領創新鏈的全部要素。
其中,中科院電工所先進電磁驅動技術研究院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中科院理化所“先進激光研究院(濟南)”已正式簽約并完成注冊;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和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均已完成簽約!半姶膨寗痈咚贉y試裝置”“大氣環境模擬系統”已由中科院向國家發改委推薦申報“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并通過首輪評審。
新型研發機構和重大創新載體建設不斷加強,山東區塊鏈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注冊成立,27家新型研發機構進入省廳現場考察范圍。山東產研院已轉化200多項前沿產業技術成果,孵化77家高技術企業,帶動社會資金投入超過200億元。齊魯科創大走廊以及超算中心項目建設日新月異。
多點開花
科創濟南成果滿滿
創新實踐的不斷深入帶來了全市綜合科技創新水平的持續提升。
6個賽區總參賽項目1769個,美洲、歐洲賽區報名項目增長60%以上,15個院士團隊項目參賽,累計獲得3.5億元授信額度——第三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濟南迅速啟動市級應急科技攻關項目,立項公示七個重點方向29個項目,其中快檢類4個產品已取得醫療器械證書,4個微生態制劑和中成藥產品已投入臨床研究。引進大院大所大企業在濟新設研發或成果轉化機構30家、總數達207家。國藥生命健康科技城、濟南中科頤高人工智能產業基地、?低、清華超星未來自動駕駛產業中心等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相繼簽約落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達到40余家。依托科技金融大廈加快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1+6+N”平臺,與7家高校院所簽訂服務合作協議,發布高?萍汲晒500宗,累計成交36宗,成交金額4.59億元。
高擎“十四五”創新藍圖,身處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的重大戰略機遇期,聚焦“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科創濟南必將譜寫壯麗新征程。 (濟南日報 記者:鄒建明 )
責任編輯:張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