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山東文博會
本屆展會歷時4天,文化產品現場交易額近35億元。
本屆展會歷時4天,文化產品現場交易額近35億元。
聚焦山東鄉村儒學現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推動“三個轉變”,建設質量強省。
征集一批傳遞社會正能量的優秀漫畫和動漫藝術作品。
鄉村儒學為什么會在山東泗水興起?村民們為何愿意放棄看電視打撲克的娛樂項目而走進學堂?鄉村儒學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有多大裨益呢?“鄉村儒學”既是山東濃厚儒學氛圍及根基自下而上的體現,又是優秀傳統文化扎根山東鄉村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有益嘗試。當基層群眾與傳統國學結合后,產生的強大正能量將無可比擬。
對于每個積極走進學堂的村民來說,更關注它對于自身的修養。筆者認為,這樣一個國學普及行動,激發的可能是整個民族底層的求知、學習、發展的欲望與潮流。
作者:崔默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近日,山東泗水縣圣水峪鎮的鄉村儒學講堂里響起的《弟子規》誦讀聲音感染了許多網友。泗水縣尼山圣源書院學者走進山村開設儒學課,為村民講授儒學經典的做法,被稱為“山東儒學現象”,引來全國媒體前來采訪體驗。
鄉村儒學為什么會在山東泗水興起?村民們為何愿意放棄看電視打撲克的娛樂項目而走進學堂?鄉村儒學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有多大裨益呢?筆者認為,“鄉村儒學”既是山東濃厚儒學氛圍及根基自下而上的體現,又是優秀傳統文化扎根山東鄉村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有益嘗試。當基層群眾與傳統國學結合后,產生的強大正能量將無可比擬。
鄉村儒學在山東泗水興起,與孔孟故里天然的儒學學習氛圍不無關系。當我們看到村民李心娥一大早就帶著自己的小孫女過來“占座”觀看話劇《借婆婆》時,我們足以相信,群眾對這種寓教于樂式的國學講堂是多么的期待,求知與修身的欲望是多么的強烈。
然而,我們知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村民的熱情也不是一開始就如此高漲的。筆者注意到,在中國新聞網的報道中提到了一個采訪細節,“教授們說咱們這個地方是孔老夫子的家鄉,腳下的路孔老夫子小時候也踩過。咱們這里的人要懂禮貌要孝順要和睦!贝逯ニ偙睎|野村村支書龐德海告訴記者,起初為吸引村民聽課,書院會給村民發小禮品,后來沒有禮品每次也有近百人自覺來學習。學堂組織者們的心血與執著也讓我們肅然起敬。
當一個民族強大的學習欲望被激發起來后,他的發展勢頭是無可阻擋的。
讓傳統文化扎根于鄉村,在每個人身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是一個大課題。在城市文化多元的現狀下,中國的鄉村正面臨著文化缺失和文化失調。而在這個文化空窗期,鄉村儒學課堂的進入無疑是一種既容易被接受,又能注入新活力的文化傳播方式。正如中國社科院儒學中心副主任趙法生所說,用儒學復興來解決鄉村文化荒漠或許是一種出路。
如果說,一棵小樹的成活給了我們暢想綠樹成蔭的信心,那么如何細心的呵護它成長為參天大樹,積累經驗種植更多的樹木,是我們更加關注的問題。我們欣喜的發現,參與講課的學者們都在自覺的探索如何用農民聽得懂的聲音講好傳統文化。這種探索需要更多的國學研究者、學者們來踐行、推廣。
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對于社會來說,傳播者與推廣者可能更關注傳統儒學的知識傳承與社會教育意義,以及它對于道德的內化作用。而對于每個積極走進學堂的村民來說,更關注它對于自身的修養。筆者認為,這樣一個國學普及行動,激發的可能是整個民族底層的求知、學習、發展的欲望與潮流。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