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山東文博會
本屆展會歷時4天,文化產品現場交易額近35億元。
本屆展會歷時4天,文化產品現場交易額近35億元。
濟南市舜耕小學的學生收到了特殊大禮包——1200多件熒光衣。
鄧小平同志為我們擘畫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藍圖正在變成美好現實
征集一批傳遞社會正能量的優秀漫畫和動漫藝術作品。
山東是傳統文化資源大省,“孝”文化深入人心。今天,我們該以何種態度看待“孝道”,又采取何種方式繼承和發揚?
為何出現孝道匱乏現象?“;丶铱纯础焙袈曊f明了什么?孝道教育該如何開展?
■人物簡介
謝紹愛:棗莊市嶧城區陰平鎮菜園村人,20多年來,先后精心照料父母、公婆、二叔公、三叔公六位親人,用柔弱的身軀,挑起家里家外兩副重擔,2013年獲山東省道德模范。
宗成樂:滕州市張汪鎮大宗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大宗集團董事長,全國人大代表。任大宗村支書27年來,積極推動“以孝治村”,大宗村獲“中華第一孝心村”。
黃 寧:山東衛視《天下父母》欄目制片人,多次參與制作“孝道”方面節目。
□ 本報記者 鮑 青
孝道,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倫理道德規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歷史地位與作用。
山東是傳統文化資源大省,“孝”文化深入人心。今天,我們該以何種態度看待“孝道”,又采取何種方式繼承和發揚?
豈能讓孝道匱乏
記 者: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經典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我們從小就受教育要講孝道。但在當下,孝道文化卻面臨新挑戰。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謝紹愛: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含辛茹苦把我們拉扯大。年老后喪失勞動力,得有人照顧,這還用說嗎?只要想一想父母當年怎么照顧我們的,我們就應該好好照料他們。我覺得,這不僅是一種想法,更多的是一種本能。照顧子女是父母的本能,同樣,孝順父母也是子女的本能。我婆婆91歲,9年前癱瘓在床;我二叔公、三叔公都是獨戶,老了沒人贍養。照顧好他們是我的責任。
宗成樂:這可能和我所處的環境有關。農村老人不比城市。城市老人有工作,老后也有保障。農村老人辛辛苦苦把兒女養大,可能到頭來吃虧受苦。我曾經出差到全國各地去調研,看到一些老人被子女趕到破舊的看田、澆地的屋里住。一位姓夏的老人,三個兒子住在漂亮的屋里,老兩口卻躲在到處漏雨的舊屋里。一下雨,就到處搬床,搬到不漏雨的地方躲雨。許多農村老人前半生辛苦拉扯孩兒,壓彎了脊梁,后半生飽受病痛折磨,還要忍受子女不孝的辛酸。所以我在大宗村上任村支書27年,始終提倡“以孝治村”,就是想讓農村老人晚年生活有個好歸宿。有了孝,家庭才能和睦,社會才能和諧。
只養不敬是“偽孝道”
記 者: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現在,許多人只關注父母老人能否吃得飽,穿得暖,對老人的精神生活全無關注。這種狀況,讓我們更感慨于孔子的這句話。能否從古今孝道差異的角度,談談您個人的理解?
謝紹愛:過去,孝道更多是子女對家長的服從,對長輩的順從,F在這些東西都是老古董了,F代孝道更多是要求子女要好好贍養老人,照顧老人的晚年生活,還要和他們聊天談心。
宗成樂:我們村廣場上有舊二十四孝和新二十四孝圖,表現的就是古今孝道的差異。舊二十四孝中許多東西太陳舊,是封建糟粕。
我國目前溫飽問題基本解決,老人面臨的精神問題更加突出。老人被社會邊緣化,沒有充分機會參與社會生活,社會價值得不到體現。老人閑暇時間增多,無所事事,精神空虛?粘布彝ズ酮毦永先嗽龆嗍估先巳狈ψ优P愛。老人精神方面的這些問題,需要我們更加重視精神贍養。;丶铱纯,一句溫情的問候, 都是精神贍養的重要方面。
黃 寧:過去,孝順等于順從的觀念根深蒂固。父尊子卑,只要長輩說的,便是對的,你若反對,便是不孝,F今不管是誰,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要相互尊重人格。
不盡孝道,忙并非理由
記 者:市場經濟條件下,孝道文化面臨巨大沖擊。有人計算過,子女工作后,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少得可憐,更有遠隔重洋的親人數年難見面。古人云:“子欲養而親不待”,在如此條件下,該如何弘揚孝道文化?
謝紹愛: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時間回來看望老人。我大女兒在棗莊工作,每個星期都要回來看看她的奶奶和外婆,逗她們開心。那些出國在外的,有條件可以把父母接過去,沒有條件也要多打電話和父母談心,讓父母放心。
黃 寧:工作忙不能成為子女不盡孝道的借口。如今“子女;丶铱纯础比敕,是件很諷刺的事。信息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就算你實在抽不出時間回家,總可以用電話、網絡等和父母交流下吧?一個電話,一聲問候,讓他們寬慰。讓人擔心的不是工作忙,沒時間,而是你有沒有盡孝的那份心。
孝道要從娃娃抓起
記 者:目前城市家庭的模式基本是“四二一”的結構,老人四位,父母兩人,一個小寶貝,往往過于溺愛,阻礙了孝道的培養。您怎么看?
謝紹愛:我覺得對子女孝道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父母言傳身教。父母是子女的老師,影響著子女的思想。我三個孩子都非常孝順,一有時間就陪老人聊天說笑。
宗成樂:對獨生子女的孝道培養,應從身邊人入手,先讓他們愛同學、愛老師,再引導至愛國家、愛社會。我覺得現在學校品德教育和現實脫節。中國傳統教育以孝道教育為第一步,確實極其科學、合理,符合人性,也符合孩子的天性。
黃 寧:我覺得選好孝道榜樣對獨生子女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于這一點,我覺得媒體應承擔更多責任。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鄭紅麗